现代解析
这首诗《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 其二》是作者在岁末写下的二十首诗中的一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不曾识字不曾忧”,直接表达了诗人生活的简单,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思考和忧虑。接下来,“墐户何须问远谋”进一步说明他对于生活抱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认为家中的事情不需过于策划和深思。
“三寸帻憎王莽屋,七升衣傲晏婴裘”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诗人不喜欢王莽那种奢侈的生活,认为虽然王莽的屋子里可能装饰华丽,但他并不喜欢这种物质上的炫耀;同时,诗人也无意于像晏婴那样为了节约而穿朴素的衣服,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衣服,不必过分在意衣着的简朴。
“胶牙饧冷愁冰齿,婪尾杯深怕转头”这两句通过描述吃冷的胶牙饧和喝酒到深夜的情景,反映了诗人享受生活中的小乐趣,但又有些许的自我约束。吃冷的食物可能会让牙齿感到不舒服,但他还是愿意尝试;同样,他喜欢喝酒,但不会贪杯,担心醉酒后的后果。
最后一句“安稳吾年生意足,鼎钟无分漫悠悠”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安定与满足,认为这种安稳就是他追求的幸福。他并不关心那些名利和权力(“鼎钟无分”),而是选择了一种随性和自在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日常琐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简单且满足,不追求奢华和名利,而是享受当下的安稳和自在。
钱曾
(1629—1701)江南常熟人,字遵王,号也是翁。贯花道人、述古主人。少学于族祖谦益,深受赞赏。所居述古堂,多善本书。绛云楼失火后,所余书籍及谦益之诗文稿,均归述古堂。所撰《读书敏求记》,于板本原委,叙述甚详。又为谦益《初学》、《有学》两集作注。另有《述古堂书目》及《怀园》、《莺花》、《交芦》、《判春》、《奚囊》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