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轻松活泼的笔调描绘了贵州青苗族的日常生活场景,充满画面感和生活趣味。
前两句写青苗族男女穿着相似的草鞋("不借"指草鞋),鞋子大小款式都差不多,让人难以从鞋子上分辨性别。"浑难扑簌"这个拟声词生动地表现出走路时草鞋发出的声响,更添生活气息。
后两句通过对比"低头"和"抬头"的动作,巧妙地展现了青苗族的服饰特色:女子习惯低头劳作,包着青布头巾;男子则常抬头远望,戴着红色斗笠。诗人用"布自青青笠自红"这样简洁明快的语言,就把这个民族鲜明的服饰特点勾勒出来了。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画,用草鞋、头巾、斗笠这几个典型元素,就生动地展现了青苗族朴实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人没有刻意美化,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捕捉日常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这个民族独特的生活韵味。
舒位
(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