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篇

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
碧杵白玉床,桂花新水香,长廊曳屟踏月光。
莎鸡出户萤入房,金井梧桐生夜凉。
凉风起,声转促,绣阁琼窗灭红烛。
凄凄玉关情,秋来乱心曲。
乱心曲,其奈何?
银河咫尺愁风波,何况桑乾道路多。

现代解析

这首《捣衣篇》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先,诗中开篇描写了夜晚的漫长和秋寒的加剧,女子还未来得及为远方的亲人准备御寒的衣物。她手持碧杵,在白玉床上捣衣,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长廊上回荡着脚步声,月光洒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了莎鸡(一种昆虫)离开家门,萤火虫飞入房内,金井旁的梧桐树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凄凉。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了秋夜的寒冷和孤寂,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随后,凉风吹起,捣衣的声音变得急促,绣阁中的红烛熄灭,女子的情绪也随之波动。她想到了玉关(指边关),心中充满了凄凉的思念,秋天到来更让她心乱如麻。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心中充满了无奈。

最后,女子感叹银河虽然看似近在咫尺,却因风波而无法逾越,更何况现实中的桑乾道路(指通往边关的艰难道路)更加遥远和曲折。这里,诗人通过银河和道路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现实中难以跨越的阻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秋夜中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刻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