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展现了一个坚守理想的文人形象。
前两句写杜甫年轻时才华横溢("放逸拾遗"指他担任过左拾遗官职),在安史之乱后("大礼"暗指战乱)用诗歌记录时代。三四句说他的诗像千卷史书般真实,品格如竹林清风般高洁。五六句用"石照"比喻他坎坷的人生轨迹,虽然皇帝(明主)欣赏他的才华,但他始终保持着文人风骨。
最后两句是诗眼:在盛唐、中唐、晚唐所有文人中,只有杜甫坚持用最朴实的笔触("用拙")记录真实,这种坚守文人理想("吾道")的精神最难能可贵。全诗用竹、石等意象,塑造了一个在乱世中坚守本心的文人形象,赞美了杜甫"用诗歌记录历史"的文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