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得雨

望秋似即鹿,以旱同无虞。忽殄蕴虫虫,屏翳腾龙鱼。

乃合霢霂雨,凉气吹髯须。未必便滂沛,且掩羲和车。

高田土生烟,稿禾仍盼苏。泽陂未萎稻,引根勿踌蹰。

一或荐清庙,犹与丰年俱。忆昨岁巨浸,流潦恒满衢。

庶士宅一廛,下农田一区。彼此灶产蛙,潭蛟为饥驱。

至今殍死鬼,夜夜哭其庐。朅来获一饱,焉知阴惨舒?

焦原赤欲烧,政不妨官租。民输谅有几?廪收长有馀。

盗臣被华衮,我口何由糊?悲歌等恸哭,激烈谁非夫?

现代解析

这首《久旱得雨》描绘了农民在经历了长时间干旱后终于迎来降雨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人用“望秋似即鹿,以旱同无虞”来形容人们盼望秋天的到来,就像看到鹿一样急切,而长期的干旱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担忧。然后,诗人描述了突然降下的细雨(“忽殄蕴虫虫,屏翳腾龙鱼”),带来了凉意和希望,但降雨并不大,太阳仍然炙烤着大地(“未必便滂沛,且掩羲和车”)。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干旱对农田的破坏(“高田土生烟,稿禾仍盼苏”),即使有些稻田还未完全枯萎,但农民们依然急切地希望作物能够复苏(“泽陂未萎稻,引根勿踌蹰”)。然而,即使降雨带来了些许希望,诗人也提醒人们,这并不意味着丰收在即(“一或荐清庙,犹与丰年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去年的大洪水(“忆昨岁巨浸,流潦恒满衢”),那时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农民,都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庶士宅一廛,下农田一区”)。洪水淹没了家园,甚至有人饿死,留下了无尽的悲痛(“至今殍死鬼,夜夜哭其庐”)。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贪官污吏的愤怒。他指出,即使农民们勉强糊口,政府的税收依然沉重(“焦原赤欲烧,政不妨官租”),而贪官们却过着奢华的生活(“盗臣被华衮,我口何由糊”)。诗人用“悲歌等恸哭,激烈谁非夫”来抒发内心的悲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与降雨的自然现象,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展现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