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河

淮山畎浍奔东海,注作陂池地形改。
浊水曾无五尺深,惊涛便欲千寻骇。
人鱼漏网逞胸臆,老蚌乘阴弄光彩。
东风吹断西来流,见尔枯虚当可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新开凿的河道(新开河)带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自然景观:淮山的小溪奔涌向东汇入大海,形成新的池塘改变了地貌。看似浑浊的河水其实不深,但湍急的水流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这里用"五尺深"和"千寻骇"的对比,突出表面平静下的汹涌力量。

中间两句转向生物活动:漏网的鱼在水中自由游动,老蚌借着阴凉展示珍珠的光彩。这里"逞胸臆"和"弄光彩"两个动作,暗喻人在新环境中各显神通的状态。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东风吹断了西来的水流,看着眼前干涸的河床,诗人预见到它终将枯竭的命运。这里"枯虚"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含对事物盛衰规律的思考。

全诗通过河道变迁的观察,表达了三个层次: 1. 自然力量的强大与多变 2. 生物在新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3. 对兴衰更替的深刻感悟

诗人用通俗的比喻(鱼、蚌)和鲜明的对比(深浅、惊涛与枯虚),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画面感,又能领会其中的人生哲理。特别是最后突然转折到"枯虚"的预见,给人"盛极必衰"的警醒,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极必反"的智慧。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