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芝观王道士(一作章道士房)

四面杉萝(一作松杉)合,空堂画老仙。
蠹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
道至心机尽,宵晴瑟(一作清琴)韵全。
暂来还(一作独嫌来)又去,未(一作不)得坐经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在玉芝观王道士房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诗的开头描绘了道士房周围的环境:四周被杉树和藤萝环绕,显得幽静而神秘。空荡荡的堂屋里挂着老道士的画像,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诗人注意到房间里的细节:蠹虫啃食的树根上积着雪水,茶炉的弯曲角落积满了茶烟,这些细节展现了道士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进入房间后,诗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道士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心机尽消,内心毫无杂念。夜晚晴朗时,琴声(或瑟声)悠扬,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清雅的音乐所笼罩。这种氛围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宁静与安详。

然而,诗人的到访只是短暂的。他虽然向往这种修行生活,但最终还是要离开,无法像道士一样常年在此静修。这种短暂停留与长久修行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感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无法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诗中的宁静与超脱,与现实生活中的纷扰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与修行的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