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呈辛隆兴)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
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官员(辛隆兴)在太平盛世下乡巡游的悠闲生活,同时暗含对他的期待和赞美。

上片写春日巡游的惬意: 1. 开篇用"拄着手杖踏春"这样接地气的形象,展现主人公走遍江西大地寻访春光的闲适。 2. "访花问柳"拟人化描写,说花草树木虽然不说话,却用生长茂盛来欢迎他,暗指百姓安居乐业。 3. "五风十雨"是夸赞今年风调雨顺,"乘月垂钓"的夜归画面,勾勒出官民同乐的和谐景象。

下片转为对主人公的赞颂: 1. 用"儒将"形象形容他既能文(诗书帅)又能武(坐围玉),用"尘挥犀"的典故赞美他清正廉洁。 2. "领袖风月"既写他带领大家赏春,又暗指他治理有方。但笔锋一转,用"梅子已结"暗示朝廷需要他回去任职。 3. 结尾用滕王阁的落霞作结,既有对美景的留恋,又暗含"好景不长"的意味,委婉表达希望他回朝效力。

全词妙在: - 表面写春游之乐,实则歌颂政通人和 - 用日常景物(钓鱼、梅子)暗含政治寓意 - 对上司的劝谏写得含蓄风雅,展现宋代文人独特的表达方式 - 最后落霞的余韵,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