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 其三十二 荀文若

文若佐阿瞒,帷幄着奇绩。
既为张子房,何乃阻九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末年一个名叫荀彧(字文若)的谋士,他辅助曹操(小名阿瞒)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就。诗中提到荀彧在幕后策划,就像汉初的张良一样,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诗的后两句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荀彧像张良一样聪明能干,为什么他却反对曹操接受“九锡”呢?“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功臣的最高荣誉,象征着极大的权力和地位。曹操当时已经权势滔天,接受“九锡”意味着他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

荀彧反对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他忠于汉室,认为曹操不应该篡位;二是他担心曹操一旦称帝,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和反对。诗中的“何乃阻九锡”表达了作者对荀彧这一行为的疑惑和思考,也暗示了荀彧在忠与智之间的复杂选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荀彧的才智和他对“九锡”的态度,展现了他在历史关键时刻的矛盾和挣扎,让人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