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六首(各有序) 其五 紫阆
一瀑悬百仞,五瀑方到地。
每缘岚雾开,略想峰头翠。
即此料泉源,应从白云坠。
攀藤渐跻陟,屡息始能诣。
谁谓孤峭中,忽有桃源事。
鸡犬散村落,竹木成位置。
连畴溪女桑,卓午樵人市。
向来五瀑布,平流若沟隧。
十里方下山,人家在天际。
每缘岚雾开,略想峰头翠。
即此料泉源,应从白云坠。
攀藤渐跻陟,屡息始能诣。
谁谓孤峭中,忽有桃源事。
鸡犬散村落,竹木成位置。
连畴溪女桑,卓午樵人市。
向来五瀑布,平流若沟隧。
十里方下山,人家在天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五泄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中瀑布的壮丽和山间村落的宁静美好。
开头四句写瀑布的壮观:一道瀑布从百丈高的悬崖飞泻而下,经过五级落差才落到地面。每当山间的雾气散开,就能隐约看到青翠的山峰。这里用"悬"字突出瀑布的高险,用"略想"暗示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山色。
接下来四句写攀登的过程:通过观察瀑布,推测它的源头应该在白云深处。攀着藤蔓艰难上行,多次休息才能到达。这里"白云坠"的想象很生动,把瀑布比作从云端坠落的白练。
中间六句突然转折:谁说在这孤峭的山中,竟藏着桃花源般的景象?村落里鸡犬悠闲,竹木错落有致。溪边桑田连绵,正午时分樵夫们聚集交易。这里用"桃源事"的典故,将山中村落比作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四句写下山所见:原先看到的五道瀑布,现在看就像平地上的沟渠。走了十里才下山,回头望去,那些人家仿佛在天边。这里通过视角变化形成对比,上山时觉得壮观的瀑布,下山时变得平常,而村落却显得高远,突出了山势的巍峨。
全诗通过"上山-见村-下山"的游览顺序,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巧妙结合。最精彩的是"忽有桃源事"的转折,在险峻山势中突然展现宁静田园,给人惊喜。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