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送跂之官蕲水

前年东秦夏六月,望日拜恩初赐玦。降秩削职迁黄州,仓皇束装三日发。

故国东平不入城,北山一夜辞松栝。亲朋问讯若梦寐,骨肉分留作胡越。

论罪岂合有民社,抵谳正欲加鈇钺。仇家之议不尽用,天地宽仁日月察。

才令分司置之蕲,上表谢恩秋已末。以御魑魅乃其分,欲居蛮夷圣犹屑。

蕲也虽僻自善地,回环山溪富林樾。平生雅志在江湖,颇与蕲人相缔结。

收拾孥属已团聚,南北无心更分别。白鱼煮玉粳炊珠,佐以秋菘与春蕨。

筑室求田虽未就,典衣卖装略无阙。大谬不然心已忘,笑人非工已愈拙。

人生端若梦栩栩,事去何庸书咄咄。大儿调邑换江南,要虽分房无远别。

地劣两舍不宿舂,晨起为书午可达。邑四万户号难治,民杂江闽吏贪猾。

锄彊洗恶勿著意,鱼逃至清人忌洁。化以诚心磨以久,教而后刑不怨杀。

得闻无毁亦无誉,以慰萧萧双白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位官员被贬谪到偏僻之地蕲水的经历,以及他在那里的生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人回忆了自己被贬的过程。他原本在朝廷任职,但因某些原因被降职,被迫离开京城,仓促地收拾行装,前往黄州。这段经历让他感到迷茫和孤独,亲朋好友的关心像梦境一样不真实,家人也被迫分离,仿佛身处异乡。

到了蕲水后,诗人发现这里虽然偏僻,但自然风光优美,山清水秀,林木茂盛。他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与当地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虽然生活条件不如从前,但他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享受简单的美食,如白鱼、玉粳、秋菘和春蕨。虽然没有购置房产和土地,但通过典当衣物,生活也还算过得去。

诗人在蕲水的生活中,逐渐放下了过去的执着和焦虑。他意识到,人生如梦,很多事情不必过分纠结,过去的错误和挫折也不必耿耿于怀。他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不再追求完美和无懈可击。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大儿子调任江南,虽然两地相隔不远,但诗人并不担心,因为通过书信可以随时保持联系。他告诫儿子,在处理政务时,要以诚心待人,耐心教化百姓,避免滥用刑罚。他相信,只要用心治理,最终会赢得百姓的认可,而不会招致非议。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被贬谪后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他通过亲身经历,学会了放下过去的得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并以诚心待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豁达和智慧,正是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