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

读书慕圣贤,禔躬凛苍昊。
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
白日忽西颓,山枯山木槁,
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
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
海羽知{左口右御}石,冥魂能结草。
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
成改难逆料,死生任常造。
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作者提到自己读书时仰慕古代的圣贤,希望能像他们那样具有高尚的品德。然而,现实中的世事却非常艰难,充满了各种烦恼和忧虑。这里,作者用“白日忽西颓,山枯山木槁”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接着,作者提到历史上的一些典故,如鲁阳挥戈和杞人忧天,暗示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作者感叹,有些人把人生的成败归咎于命运(“人或诿气数”),但自己却更关注伦理道德的沦丧(“我独伤伦道”)。这里,作者通过“海羽知{左口右御}石,冥魂能结草”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坚守正道、不屈不挠的人的敬佩。

然后,作者批评了那些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与屠夫无异的人(“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表达了对虚伪和道德沦丧的厌恶。

最后,作者承认人生的成败难以预料,生死也由天定(“成改难逆料,死生任常造”)。但他依然坚信,只要天意未厌,人们就应该努力奋斗,留下自己的功勋(“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伦理道德的思考,以及对虚伪和道德沦丧的批判,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吴名扬

抚州金溪人,字叔瞻。度宗咸淳七年进士。历官浙江制干。元兵南侵,文天祥招兵勤王,名扬参预,奏除兵、礼二部架阁,踊跃赴义之举,倾动一时。有《野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