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织女辛勤织绢的情景,并表达了她对织品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织绢当织长,挽花要挽双”直接点明了织女的工作内容和标准。织绢不仅要织得长,挽花时还要挽成双,这体现了织女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接下来,“绪繁劳玉腕,梭冷烬银缸”进一步描绘了织女的辛劳。织绢的线绪繁多,让她的手腕感到疲惫,而织梭的冰冷和银缸中的余烬则暗示了织女长时间工作的疲惫和孤独。
然后,诗中提到“新样胜吴绫,斜文赛蜀锦”,这是对织品的高度赞美。吴绫和蜀锦都是当时非常名贵的丝织品,而织女的新样织品竟然胜过了它们,斜纹的织法也赛过了蜀锦,这无疑是对织女工艺的极大肯定。
最后,诗以“成匹落谁家,讵忍栽衾枕!”作结,表达了织女对自己辛苦织成的高级织品的珍视和不确定感。她不知道这些成匹的织品最终会落到谁家,更不忍心将它们做成被子和枕头这样日常的用品。这不仅是对织品价值的肯定,也反映了织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织女辛勤织绢的情景,表达了她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织品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简练优美,展现了织女的辛勤与无奈,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