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二
江梅灿瑶琨,绪风未成和。
红药簇云锦,韶光已蹉跎。
腊寒苦难任,秋阳暴如何。
宁知桃李树,乘春蔚婆娑。
二月艳阳天,两京佳丽多。
五陵浮瑞气,三州翻绿波。
宫槐出华阙,御柳夹银河。
玄鸟杂飞舞,黄鹂竞鸣歌。
芳蹊展平练,繁艳簇香罗。
浥露笑金谷,迎风媚铜驼。
落英纵纷纷,珍实已峨峨。
莫讶潘河阳,盈城意靡他。
红药簇云锦,韶光已蹉跎。
腊寒苦难任,秋阳暴如何。
宁知桃李树,乘春蔚婆娑。
二月艳阳天,两京佳丽多。
五陵浮瑞气,三州翻绿波。
宫槐出华阙,御柳夹银河。
玄鸟杂飞舞,黄鹂竞鸣歌。
芳蹊展平练,繁艳簇香罗。
浥露笑金谷,迎风媚铜驼。
落英纵纷纷,珍实已峨峨。
莫讶潘河阳,盈城意靡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繁华盛景,同时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早春的遗憾(前六句) 用江边梅花灿烂却寒风未消、红芍药盛开却春光已逝的对比,写出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遗憾。腊月严寒刚过,秋日般的暴晒又来了——突出气候反常带来的不适感。
2. 盛春的狂欢(中间十句) 镜头转向二月的长安、洛阳:贵族云集,水波荡漾,皇宫槐树高耸,御河柳枝低垂。燕子黄鹂飞舞鸣叫,花丛像铺开的锦缎,带着露珠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这里用"金谷园""铜驼街"两个著名景点,暗示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
3. 繁华背后的思考(最后四句) 虽然花瓣纷纷凋落,但果实已经挂满枝头。诗人突然提到西晋美男子潘岳(曾任河阳县令),说他当年驾车出游引得全城围观,暗示眼前的繁华盛景终将成为过眼云烟。
全诗妙在: - 用"红药簇云锦""芳蹊展平练"等鲜活动态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看见花海翻涌 - 通过"玄鸟杂飞舞,黄鹂竞鸣歌"的鸟鸣声,让画面有了声音层次 - 结尾突然转入哲理,用潘岳的典故提醒:再美的春光终会消逝,就像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