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

碧苑西连阙,瑶池北映空。
象垂河汉表,气与斗牛通。
鲸跃如翻石,鳌行不断虹。
苍茫观海日,朝会百川同。

现代解析

《太液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宏大的想象和深邃的意境。

首先,诗的开头“碧苑西连阙,瑶池北映空”描绘了太液池的广阔与美丽。碧苑和瑶池都是神话中的仙境,诗人用它们来形容太液池,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西边的宫殿与北边的天空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接下来,“象垂河汉表,气与斗牛通”进一步描绘了太液池的气势。大象象征着力量和稳重,河汉指的是银河,这里用来形容太液池的宽广无边。斗牛则是星宿,形容太液池的气势与天上的星辰相通,给人一种天地相连的宏大感。

“鲸跃如翻石,鳌行不断虹”这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太液池中的生物。鲸鱼的跃动像翻转的巨石,鳌鱼的游动如同不中断的彩虹,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太液池的生机勃勃,也赋予了池中生物一种神话般的色彩。

最后,“苍茫观海日,朝会百川同”描绘了诗人在太液池边眺望日出的情景。苍茫的海面上,太阳缓缓升起,百川汇聚,象征着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蓬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液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诗中的意象宏大而生动,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场景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马汝骥

马汝骥(1493-1543)字仲房,绥德人。 生于弘治六年九月十九日,卒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六日,年五十一。正德庚午五年举乡试。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改庶吉士,寻授编修,能诗,号为才子。正德十四年,因谏南巡廷杖,出为泽州知州。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还为编修如故。嘉靖二年会试为同考官。嘉靖四年,《武宗实录》成,有篡修功,升修馔。嘉靖五年,母王氏卒,归三年,父烟山公卒。起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寻改北监。居数岁,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嘉靖二十年,迁礼部右侍郎,加翰林侍讲学士。嘉靖二十二年,以肺病卒,赠尚书,谥文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