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怀古

六传趋朝纂大宗,星明江汉起真龙。
金凫玉虎埋虚寝,荜路桃弧启故封。
往事已随春草没,馀愁还向夕阳逢。
上陵空奏南巡曲,白日何曾照万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郢中怀古》,通过追忆古代郢都的历史,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郢都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现在位于湖北省江陵县附近。诗中运用了一些历史典故,让我们来一起解析一下。

首句“六传趋朝纂大宗”,意指郢都历经六位君主,他们都曾到朝廷朝见,继承王位。这里提到的“大宗”指的是楚国最重要的王位。

第二句“星明江汉起真龙”,则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场景:郢都所在的江汉地区光芒万丈,好像有真正的龙从这里腾飞而出。这里用“真龙”比喻郢都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接着,“金凫玉虎埋虚寝,荜路桃弧启故封”两句,用的是两个历史典故。前一句中的“金凫玉虎”象征着郢都曾经的奢侈和繁华,但如今已被埋藏,“虚寝”则指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没有实际意义。后一句提到“荜路桃弧”是说郢都重新开启了旧有的封地,暗示着某种新的开始或变革。

“往事已随春草没,馀愁还向夕阳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春草”则代表了流逝的时间与自然的变化。最后一句“上陵空奏南巡曲,白日何曾照万松”则有些许无奈和怀旧,说郢都过去的辉煌已成过去,连太阳似乎也不再照耀这片土地,只是空荡荡地留下一片松林,象征着空洞与虚无。

整首诗通过对郢都的回忆,表达了对于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现状的感慨与失望。诗人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递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沉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