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叟招同人复游苇湾用伯潜韵

前游未及旬,出郭复蜡屐。山容幻晓晴,野色炫余泽。

清渠静不风,秋意漾水碧。主人不解耕,以花作阡陌。

波清代出绿,菱芡恣饷客。烟水二顷余,鸥渚拓圆席。

孤亭始何年,俯仰忆畴昔。凉风对面来,薄爽生两腋。

坐久忘形骸,不觉日将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秋日游访苇湾的经历,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乐。以下是逐句的分析:

1. 前游未及旬,出郭复蜡屐。 - 前次游玩还没有过10天,就已经再次踏出了城郭,穿上木屐前往。 - 这里的“蜡屐”指的是木底鞋,它在古代是常见的外出穿着。

2. 山容幻晓晴,野色炫余泽。 - 山的面貌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生动,田野的景色在雨后的湖泽中更加明媚。 - 这里的“晓晴”指的是清晨的晴朗天气,“余泽”指的是雨后的湖泽。

3. 清渠静不风,秋意漾水碧。 - 清澈的水渠在没有风的时候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的凉意在水中荡漾,水面泛着碧绿。 - 这里的“漾水碧”形容水在秋风中泛起的碧绿色。

4. 主人不解耕,以花作阡陌。 - 主人并不会耕种,却用花替换了田间的小路。 - 这里的“阡陌”指的是田间的小路,这里用“花作阡陌”形容田野中开满了花,非常美丽。

5. 波清代出绿,菱芡恣饷客。 - 湖面上的涟漪泛着清新的绿色,菱角和水生植物像招待客人一样生长繁茂。 - 这里的“菱芡”指的是水生植物,这里描绘了湖面上植物丰饶的景象。

6. 烟水二顷余,鸥渚拓圆席。 - 湖面上大约有两顷的水面,鸥鸟栖息的沙滩上铺开了供人歇息的圆席。 - 这里的“烟水”形容湖面如同烟雾缭绕,而“鸥渚”指的是鸥鸟栖息的地方。

7. 孤亭始何年,俯仰忆畴昔。 - 孤独的小亭不知建于何时,四周环视,回忆起往昔的时光。 - 这里的“亭”指的是诗人在湖边看到的一座小亭,而“畴昔”指的是从前的日子。

8. 凉风对面来,薄爽生两腋。 - 冷风吹来,有的凉意从侧边拂过身体,就像进入了凉爽的两腋之间。 - 这里的“薄爽”形容微凉的感觉,而“两腋”指的是人的双臂内侧。

9. 坐久忘形骸,不觉日将夕。 - 坐了很久,感觉自己仿佛忘记了身体的存在,不知不觉中夕阳已经快要下山了。 - 这里的“形骸”指的是人的身体,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到身心放松,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访的画卷,既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也有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