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曹宏斋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未能与之相见的遗憾。
开头两句"我不识宏斋,识之文字间"直白地说:我虽然没见过曹宏斋这个人,但通过他的文字认识了他。就像我们现在通过一个人的文章、朋友圈来了解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一样。
"古风久萧瑟,一笔独追还"是说:现在很少有人写那种古朴高雅的文章了,但曹宏斋的文字却重现了这种古风。就像在今天这个网络流行语泛滥的时代,突然读到一篇文风典雅的佳作,会让人眼前一亮。
"恨如东鲁人,未得登东山"用了典故:孔子是鲁国人,却没能登上鲁国的东山。这里比喻作者虽然仰慕曹宏斋,却无缘相见。就像我们崇拜某个作家或明星,却一直没机会见到真人。
最后两句"振衣不自勇,路亦非阻艰"是自我开解:其实不是路途遥远阻碍相见,而是自己不够勇敢主动。就像我们有时候想见某个人,明明交通很方便,却因为各种顾虑而迟迟没有行动。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我们都有过的经历:通过文字崇拜一个人,想见又不敢见的矛盾心理。作者把这种现代人依然能共鸣的情感,用简单的比喻和典故表达得既含蓄又动人。
陈栎
(1252—1334)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