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新乡道中

青山笑我,百日催人,年来书剑飘零。
曾几何时,此间又作长行。
长安莫问倦旅,似随风、春絮秋萍。
征尘满,又连朝风雨,阻住归程。
客路嘶残羸马,任黄沙瘗恨,碧草无情。
惟有平林,遥天一抺青青。
盼他雨馀渐霁,喜林稍、清脆蝉声。
行暮矣,有炊烟、一缕远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声声慢 新乡道中》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期盼,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的开头,“青山笑我,百日催人”表达了旅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青山仿佛在嘲笑他,时间也在催促着他,暗示着旅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年来书剑飘零”则进一步点明了他长期漂泊、无依无靠的状态。

接下来,“曾几何时,此间又作长行”回忆了过去的旅程,感慨自己又一次踏上漫长的旅途。“长安莫问倦旅,似随风、春絮秋萍”描绘了旅人像春天的柳絮和秋天的浮萍一样随风飘荡,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充满了无奈与漂泊感。

“征尘满,又连朝风雨,阻住归程”则具体描绘了旅途的艰难:满身的尘土,连续的风雨,阻挡了他回家的路。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是外在的困难,也象征着内心的阻隔和迷茫。

“客路嘶残羸马,任黄沙瘗恨,碧草无情”进一步刻画了旅途的艰辛。疲惫的马儿在旅途中嘶鸣,黄沙似乎埋葬了旅人的怨恨,而碧草却无动于衷,表现出旅人对周围环境的冷漠与孤独感。

然而,在旅途中,旅人依然怀有一丝希望。“惟有平林,遥天一抺青青”描绘了远方的树林和天空,带来了一丝宁静和安慰。“盼他雨馀渐霁,喜林稍、清脆蝉声”表明旅人期盼雨过天晴,听到树林中蝉鸣的清脆声音,象征着他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最后,“行暮矣,有炊烟、一缕远迎”描绘了傍晚时分,远处一缕炊烟升起,象征着旅人即将到达目的地,或是他心中对家的向往和期盼。炊烟的意象温暖而亲切,给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带来了一丝慰藉。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旅人在漂泊中的孤独、无奈与期盼,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体验,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体会到旅途中的艰辛与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