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江舟中次钱塘赵用行韵(时往齐郡)
风流白面郎,生长古钱塘。
丽赋千金直,雕弓二石强。
上堂辞父老,谒帝入明光。
玉酝初筵赐,宫衣内使将。
万言论至治,一德颂兴王。
共拟龙腾剑,那知骥服箱。
高才憎命达,薄宦幸时康。
试鼓琴三叠,仍传酒一觞。
早莺啼野馆,独燕掠云樯。
江堑雄南纪,河流带北方。
雨晴关树碧,天阔海山苍。
浩浩登长路,悠悠别故乡。
王程知有限,民社视如伤。
养尔风鹏翮,终当九万翔。
丽赋千金直,雕弓二石强。
上堂辞父老,谒帝入明光。
玉酝初筵赐,宫衣内使将。
万言论至治,一德颂兴王。
共拟龙腾剑,那知骥服箱。
高才憎命达,薄宦幸时康。
试鼓琴三叠,仍传酒一觞。
早莺啼野馆,独燕掠云樯。
江堑雄南纪,河流带北方。
雨晴关树碧,天阔海山苍。
浩浩登长路,悠悠别故乡。
王程知有限,民社视如伤。
养尔风鹏翮,终当九万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离开家乡、踏上仕途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和复杂心境。
开篇用"风流白面郎"勾勒出一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形象,他来自繁华的钱塘(今杭州),既有价值千金的文采,又能拉开强弓,文武双全。接着描写他辞别乡亲、进京面圣的场景,皇帝赐宴赏衣的细节,暗示他初入仕途的荣耀。
中间部分展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他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万言论至治"),期待像宝剑出鞘般大展宏图,却像千里马被套上车辕般受制于现实。这里"高才憎命达"道出了才子对官场束缚的无奈,而"薄宦幸时康"又表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
后半段通过"早莺""独燕"等意象,生动呈现旅途中的孤独感。用"江堑雄南纪,河流带北方"的壮阔景色,衬托主人公开阔的胸襟。最后以"风鹏终当九万翔"作结,将全诗推向高潮——虽然眼下暂受束缚,但终将如大鹏展翅,实现远大理想。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情感的融合:对家乡的眷恋("悠悠别故乡")、对百姓的责任感("民社视如伤"),以及不改初心的豪情。这种既现实又浪漫的情怀,正是古代文人最珍贵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