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亭
滩闹不妨语,跨溪仍(一作宜)置亭。
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
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
袅袅立平地,棱棱浮高冥。
一日数开扉,仙闪目不停。
徒誇远方岫,曷若中峰灵。
拔意千馀丈,浩言永堪铭。
浩言无愧同,愧同忍丑醒。
致之未有力,力在君子听。
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
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
袅袅立平地,棱棱浮高冥。
一日数开扉,仙闪目不停。
徒誇远方岫,曷若中峰灵。
拔意千馀丈,浩言永堪铭。
浩言无愧同,愧同忍丑醒。
致之未有力,力在君子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溪边高处的亭子,以及从亭中眺望远方青山的动人景色。全诗语言生动,充满想象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开头四句写亭子的位置:建在喧闹的溪水边,却能让人安静交谈;横跨溪流,又建在高耸的山头。开窗就能将远处的青山尽收眼底,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
中间六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窗外的景色:远处的青山像刚刚画好的三十六扇屏风,近处袅袅炊烟升起,高耸的山峰棱角分明直插云霄。诗人一天要多次开窗,因为眼前变幻的景色像仙人闪动的目光般令人目不暇接。
后六句转入抒情:与其夸赞远方的山峦,不如欣赏眼前的主峰。这山峰拔地而起的气势,让人忍不住要写下豪迈的诗句。但诗人又谦虚地说,自己的诗句配不上这壮丽景色,只能期待有品位的君子来欣赏。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静态的山水写得充满动感:闹滩与静亭的对比,新画般的青山,不停变幻的仙闪目光,拔地而起的山峰气势,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诗人谦虚的自省,又给壮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