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俗谬为小姑上有圣母庙像在焉)
中流玉卓迥无群,大海雄藩自楚分(宋高宗大书颜其厓曰海门第一关)。
绝顶薰芗常蔽日,靓妆楼阁不藏云。
孤根闇入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
我欲维舟明月里,为神鼓瑟候湘君。
绝顶薰芗常蔽日,靓妆楼阁不藏云。
孤根闇入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
我欲维舟明月里,为神鼓瑟候湘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傲挺立的小山(小孤山),以及它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人文气息。
首联写小孤山像一块白玉般矗立在江心,与众不同。它像一道天然屏障,把长江分隔开来(楚地指长江流域)。这里提到宋高宗曾在此题字"海门第一关",更显出它的重要地位。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比喻展现小孤山的魅力:山顶的香火旺盛到能遮住阳光,精致的庙宇楼阁高耸入云。山根暗通龙宫,江面波浪像飞鸟的足迹般铺展。这些描写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把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尾联转入抒情:诗人想系舟月下,为神灵弹琴,等待湘水女神(湘君)的到来。这个浪漫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以及向往与神灵沟通的愿望。
全诗通过"孤山-庙宇-江水-明月"的意象组合,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意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如玉卓、鸟篆文)让景物栩栩如生,最后的神话想象又给诗歌增添了几分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