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舞者的优雅姿态和生动场景。
首句“低身锵玉珮”,写的是舞者低身时,佩戴的玉珮发出清脆的声响。这里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仿佛听到了玉珮碰撞的悦耳声音,感受到舞者的轻盈和灵动。
次句“举袖拂罗衣”,写的是舞者举起袖子,轻轻拂过身上的罗衣。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舞者的柔美,还让人联想到罗衣的轻盈飘逸,增添了舞蹈的视觉效果。
第三句“对檐疑燕起”,写的是舞者面对屋檐时,动作宛如燕子起飞。这里通过比喻,将舞者的动作与燕子的轻盈联系起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舞者的迅捷和优雅。
最后一句“映雪似花飞”,写的是舞者在雪地中起舞,身影如同飞舞的花朵。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舞者在雪中的美丽画面,还通过“似花飞”的比喻,强调了舞者的轻盈和绚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舞者的优雅姿态和舞蹈的动人场景。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到舞者的美丽和灵动,还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体验到舞蹈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萧德言
萧德言(557—654) 南朝陈、隋唐文学家。字文行。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后落籍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朝陈亡,徙关中,后至京师。隋文帝仁寿间授校书郎。唐太宗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时李治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两宫礼赐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请致仕,许之。高宗嗣位,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卒于家,赠太常卿,谥博。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参与编撰《括地志》,著有《萧德言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