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诗史(十四首选八) 其六

玉垒春风百尺楼,秣陵烟雨六朝秋。
双眸久湿千程远,二水中分万古愁。
襟带支离明主陋,绮罗竿牍美人羞。
台城旧有胭脂井,可酌清泉照好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沧桑与感慨,通过几个典型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前两句用"玉垒春风"和"秣陵烟雨"形成时空对比,一边是成都的春日高楼,一边是南京的秋日烟雨,暗示不同朝代更迭的轮回感。"双眸久湿"写诗人长久凝望远方而泪眼朦胧,"二水中分"借用长江分流的自然景象,比喻心中绵延不绝的愁绪。

中间两句批评时局:用"襟带支离"讽刺统治者治国无方,用"绮罗竿牍"暗指官员们只顾享乐、逢迎拍马。最后两句意味深长——胭脂井曾是南朝陈后主与妃子避难的耻辱象征,诗人却说可以用井水"照好头",表面说照镜子,实则讽刺当权者应该以史为鉴,看清自己的荒唐。

全诗将地理景观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在写景中暗含讽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语言凝练而意象丰富,让读者在感受诗中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的沉重教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