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早雁
初鸿有馀音,老眼无远光。
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
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
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
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
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
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
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
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
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
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雁长途迁徙途中艰难险阻的关心。
首句“初鸿有馀音,老眼无远光”,意思是早来的雁群偶尔传来沙哑的声音,而我的眼睛视力不好,看不清楚远方的事物。诗人用“初鸿”比喻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用“老眼”自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描述了诗人登上高楼远望,只看到一片青天,无法看到更远处的景象。这里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暗示了诗人无法回到家乡。
“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则描述了大雁的迁徙过程。早晨飞行时天色还短,晚上休息时水边很长。诗人通过大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继续用大雁的迁徙来比喻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到达家乡的期盼。
接下来,诗人转而直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意思是衡阳有老朋友,但无法寄去书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与亲人朋友的隔阂。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这句描绘了大雁在迁徙途中遭遇的危险。雁群在树林的尽头躲避猎人的弓箭,云朵之间则有鹰在飞翔。这两句不仅描述了大雁的迁徙过程,也隐喻了诗人自己在外漂泊时遭遇的艰难险阻。
最后,“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表达了诗人对大雁长途迁徙中可能遭受的伤害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大雁的同情,也是对自身经历的一种感慨。
“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表达了诗人希望大雁能够早日飞回南方,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三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迁徙过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传递出对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