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人生一世间,常苦不自足。
冬寒但重裘,日食唯一肉。
所须能几何,甘心事驰逐。
何郎费万钱,徒令厌僮仆。
长卿乘驷马,祇欲誇世俗。
于我何有哉,浮荣不偿辱。
回思五鼎烹,焉用万钟禄。
朱紫蒙陷阱,簪笏如桎梏。
勿为觳觫牛,宁作拥肿木。
君看白玉堂,未比黄茅屋。
卧听元戎报五更,何如日高三丈春睡熟(以上《定斋集》卷一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有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荣华富贵的反思和批判,倡导一种简单、知足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人指出人生在世,常常因为不满足而感到痛苦。冬天寒冷时,人们就想要更多的厚衣服;每天吃饭,也不过是一点肉食。实际上,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很多人却甘愿为了追逐名利而忙碌奔波。

接着,诗人举了两个例子:何郎(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富人或权贵)花费巨资,结果却让仆人感到厌烦;长卿(司马相如)乘坐豪华的马车,只是为了炫耀。诗人认为,这些浮华的荣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可能让人陷入困境,甚至成为枷锁。

然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其像牛一样辛苦劳作,不如像一棵普通的树一样自然生长。华丽的宫殿(白玉堂)并不比简陋的茅屋(黄茅屋)更好。诗人宁愿睡到日上三竿,享受宁静的生活,也不愿意早早起来为名利奔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荣华富贵与简单知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漠,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平和。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不要被物质欲望所束缚,应追求内心的真正自由与幸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