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廿四年七月廿二日侍斠玄夫子游后湖,时四山淡漠,一雨霏微,景光凄绝
飘丝雨急,颓堞台城泣。
澹柳依人长悒悒。
倦听邻娃笑篴,还向千荷棹船入。
蒋山色。
封云鬓边立。
访幽胜,几裙屐。
算金陵杰踞今犹昔。
细唤春归,放将愁过,恐胡夷认得。
澹柳依人长悒悒。
倦听邻娃笑篴,还向千荷棹船入。
蒋山色。
封云鬓边立。
访幽胜,几裙屐。
算金陵杰踞今犹昔。
细唤春归,放将愁过,恐胡夷认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雨天游湖的凄清场景,充满了对故国山河的深沉感慨。
上片写雨中游湖的所见所感。开篇"飘丝雨急"用细密的雨丝营造出压抑氛围,"台城泣"将古城墙拟人化,暗示国家命运的悲凉。柳树在雨中显得黯淡忧郁("澹柳依人长悒悒"),远处传来的笛声笑声更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最终选择乘船进入荷花深处,是想寻找一方清净。
下片转入历史沉思。"蒋山色"(即紫金山)像压在鬓边的乌云,暗示沉重的心事。"访幽胜"三句感叹古今变迁,虽然金陵(南京)仍是形胜之地,但物是人非。最后"细唤春归"等句最为含蓄深刻:表面上说害怕胡人(北方外族)发现春天踪迹,实则暗喻对异族统治的隐忧,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全词特色在于: 1. 用细腻的雨景烘托哀愁 2. 将个人感受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 3. 结尾的隐喻手法既含蓄又深刻 4. 通过今昔对比引发历史思考
词人没有直接抒发悲愤,而是借助雨、柳、山、荷等意象,将忧国之情融入景物描写,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显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