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慷慨馈赠的感激之情,同时体现了士人阶层对礼遇和恩惠的珍视。
首句“不是故人供禄米”,意思是说,这些酒肉薪米并不是老朋友为了照顾我的生计而给的,暗示了朋友的馈赠并非出于怜悯,而是纯粹的情谊。第二句“初非县令给猪肝”,进一步说明这些礼物并非来自官府或权贵的赏赐,强调了馈赠的纯粹性,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
第三句“养贤礼厚隆三簋”,则是对朋友礼遇的赞美。古人讲究“养贤”,即对贤能之士的尊重和支持。这里的“三簋”指的是丰盛的宴席,意味着朋友的款待非常隆重,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和重视。最后一句“拜赐恩深艳一箪”,表达了作者对这份恩惠的深深感激。“一箪”虽然指的是简单的食物,但在这里象征着朋友的心意。即便礼物看似平常,但在作者眼中,这份情意却无比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突出了朋友之间纯粹的情谊和对礼遇的珍视。作者并没有因为礼物的丰厚而沾沾自喜,而是从礼物的背后感受到了朋友的真诚和尊重,进而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真挚,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礼遇的重视。
陈恬
(1058—1131)宋阆州阆中人,字叔易,号存诚子,又号涧上丈人。陈造子。工诗文,诗句风格豪健。居阳翟涧上村,与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说之同隐嵩山。徽宗大观中召赴阙,除校书郎。未几致仕。高宗建炎初再召,避地桂岭。有《涧上丈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