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蕴归缙云

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
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
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
岂知渊源来,尚觉河汉小。
斯文叹未坠,妙意付幽讨。
言乘刺史藩,曾视金銮草。
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
未忘经济心,甘为穷鬼笑。
手援沟壑危,自上蠲赋表。
不知古襦裤,能活几枯槁。
端如德星临,民瘼一驱扫。
方安龚遂政,远赋阳城考。
越吟念庄舄,赠策嗟秦绕。
江湖计不疏,经史心未了。
但收王车归,三径不足道。
平生林泉志,久矣轩裳藐。
远同谢安石,乐比东山好。
苍生独未买(买字误,或是犹,未安),政坐功名扰。
汉庭求诸儒,慨想前辈少。
不用叹周南,亟闻宣室召。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送叶蕴归缙云》主要表达了对叶蕴归乡缙云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历和理想的一种思考。通过对比古代的贤士和叶蕴,诗人赞美了叶蕴的才华和品德。

诗的开头几句

1. 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 意思是诗人回顾过去,感慨那些曾经在朝廷任职的人中,很少有像叶蕴那样早年就崭露头角的。

2. 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 意思是叶蕴前无古人,他的才华和能力无人能及;后面的人却嘲笑他太过年老,即冯唐,因年轻时才高但是年纪大了被认为是老成。这里用冯唐来比喻那些静待时来的人。

中间部分

3. 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 这里提到的“机云”指的是晋代的陆机和陆云兄弟,他们的文才被人推崇;“班马”指的是汉代的班固和司马迁。意思是叶蕴的才华和名声超过了历史上的这些名人。

4. 斯文叹未坠,妙意付幽讨。 诗人感叹叶蕴的文学成就足以使优秀的文风得以延续,而他自己的才华则寄托在对学问的深度探究中。

5. 言乘刺史藩,曾视金銮草。 意思是叶蕴曾做过刺史,还曾经在朝廷起草文件。

描述归乡的情景

6. 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 这里用道教的仙人来比喻叶蕴,说明他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未来可以过上神仙般的生活。

7. 未忘经济心,甘为穷鬼笑。 意思是叶蕴虽然向往归隐,但也不忘为国家做贡献,甘愿面对穷困,甚至被嘲笑也不后悔。

关注民生

8. 手援沟壑危,自上蠲赋表。 这句话描述了叶蕴为国家的穷人请命,减轻他们的赋税负担。

9. 不知古襦裤,能活几枯槁。 古人的襦裤是古代的一种衣服,这里用来比喻穷人。意思是叶蕴的救助能让许多穷困的人生存下去。

地方治理

10. 端如德星临,民瘼一驱扫。 像是天上的德星降临,这里的“德星”比喻叶蕴,他来到地方后,能够扫除百姓的苦难。

拟想他为政

11. 方安龚遂政,远赋阳城考。 语出对古代贤臣的赞美。像龚遂一样治理好地方,像阳城那样远避名利。

个人情感

12. 越吟念庄舄,赠策嗟秦绕。 借越人庄舄的典故,感叹叶蕴的才华和遭遇,如同被秦始皇绕过的古越人。

13. 江湖计不疏,经史心未了。 叶蕴对生活有深思熟虑,对经史有过深入研究。

14. 但收王车归,三径不足道。 用归隐田园的典故,赞美叶蕴的明智选择,不为名利所累,选择归隐。

安居与理想

15. 平生林泉志,久矣轩裳藐。 叶蕴平时有归隐的志向,对官场已经看得很淡。

16. 远同谢安石,乐比东山好。 欲与东晋名臣谢安石齐名,追求像谢安石在东山隐居般的心境。

期望与忧虑

17. 苍生独未买(买字误,或是犹,未安),政坐功名扰。 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叶蕴是否能解决这些忧虑的担忧。

18. 汉庭求诸儒,慨想前辈少。 指出当前朝廷需要更多像叶蕴这样的贤儒,感叹像叶蕴这样的贤士越来越少。

19. 不用叹周南,亟闻宣室召。 最后一句表达对叶蕴的鼓励,认为他会被朝廷看重并被召回,不会被埋没。

综合总结

整首诗通过赞美叶蕴的才华和归乡的志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叶蕴的祝福和期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