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见梅
晴⑴溪涨渌如阴苔,晴山插影相低回。
画船叠鼓顺流下,波光浩荡征帆开。
滩萦岸缭柂牙转,水石相激如奔雷。
须臾已复过绝壁,归路渐近严陵台。
山重溪复境弥迥,暗香忽自空中来。
日斜正见丛棘外,炯炯疏片飘寒梅。
槎牙一种独愁绝,含情不语明岩隈。
凌波疑是水仙出,缟衣素质行徘徊。
下窥清浅一笑粲,坐使凡卉俱尘埃。
山谷之儒已臞甚,龟肠鹤骨世所咍。
相逢顿觉百忧释,不嫁春风谁与媒。
舟行易远空回首,角声吹梦心悠哉。
画船叠鼓顺流下,波光浩荡征帆开。
滩萦岸缭柂牙转,水石相激如奔雷。
须臾已复过绝壁,归路渐近严陵台。
山重溪复境弥迥,暗香忽自空中来。
日斜正见丛棘外,炯炯疏片飘寒梅。
槎牙一种独愁绝,含情不语明岩隈。
凌波疑是水仙出,缟衣素质行徘徊。
下窥清浅一笑粲,坐使凡卉俱尘埃。
山谷之儒已臞甚,龟肠鹤骨世所咍。
相逢顿觉百忧释,不嫁春风谁与媒。
舟行易远空回首,角声吹梦心悠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溪上行船偶遇梅花的生动画面,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传递出清新脱俗的意境。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溪山行船(前八句) 诗人用动态的笔法描写溪水涨潮、山影摇曳的景象。"画船叠鼓顺流下"展现船只顺流而下的轻快,而"水石相激如奔雷"则通过声音渲染出溪流的汹涌气势。随着船只快速前行,严陵台(东汉隐士严光钓鱼处)的出现暗示了即将发生的诗意邂逅。
2. 偶遇寒梅(中间八句) 在重山复溪的曲折处,一缕暗香突然飘来。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描写:夕阳下,荆棘丛外几枝梅花晶莹剔透地绽放。"槎牙"形容梅枝嶙峋的姿态,"含情不语"拟人化地表现梅花的含蓄之美。后续将梅花比作凌波仙子(水仙),白衣素裹徘徊水边,凸显其高洁气质,让其他花卉相形见绌。
3. 人生感悟(后六句) 诗人自比瘦弱书生("龟肠鹤骨"是幽默的自嘲),在偶遇梅花后顿觉烦恼消散。最后"不嫁春风"的设问,既赞美梅花不随俗流的品格,也暗含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结尾船远角鸣,余韵悠长,留下无限怅惘。
全诗亮点在于: - 动静结合:溪流奔涌与梅花静雅形成对比 - 感官丰富:视觉(波光/疏梅)、听觉(奔雷/角声)、嗅觉(暗香)交织 - 双重寄托:既是冬日寻梅记,也是文人精神追求——像梅花一样在严寒中保持风骨,像严光一样选择隐逸高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