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芦雁图的意境,通过自然景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前两句写景:秋霜的影子沉沉地笼罩大地,暮色中透着寒意;秋云低垂,荷叶环绕着池塘栏杆。这里用"沉沉"、"寒"等词营造出清冷寂寥的秋日氛围,而"护"字又赋予荷叶拟人化的温情。
后两句抒情:画中的大雁(或观画的诗人)形体已超然物外,达到了道家所说的"希夷"(无声无形的至高境界),自然不必惧怕王孙贵族打猎用的金弹丸。这里用"金弹丸"象征世俗的威胁,而"不怕"二字展现出一种超越名利、不为外物所累的精神境界。
全诗妙在将具象的秋景与抽象的人生境界自然融合,通过芦雁图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萧瑟秋景中依然保持从容的气度,让读者感受到超然物外的精神力量。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