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黄鹤楼同藩司诸公宴集①

江气霭溟濛②,江波翻泱漭③。
三湘带上流④,七泽络南壤⑤。
衡巫亘势雄,荆岳通观敞⑥。
汉水邈一丝⑦,方城开如掌⑧。
初上黄鹄矶,重登黄鹤楼。
远近城台屏外见⑨,纵横花柳镜中浮。
晴云已捲披丹嶂,暮雨经过净绿洲。
绿洲直接阳台路⑩,青湖不散兴陵树⑾。
何处帆樯映羽旂⑿,一行莺燕拥笙丝⒀。
地主能酬兰叶酒⒁,使君还唱竹枝词⒂。
轻英弱絮怜飘泊⒃,粉堞丹宫还绮错⒄。
舞袖全随碧汉回⒅,歌声半向空江落。
槿花片片点人衣⒆,雁叫丁丁入夕晖⒇。
莫遣四望澹风景21,相逢一笑醉芳菲。
君不见章华漠漠埋烟水22,京囿台池秋草里。
矶沙崩,黄鹤游,枯杨风动残鸦起。
又不见当时龙战走炎灵23,芦荻灰沉江雾暝24。
枝头已叹飞乌鹊25,天边浪说指黄鹤26。
鹤去高楼空自存,萋萋芳草属王孙27。
只今江上烟波静,楚岫遥趋帝宅尊28。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黄鹤楼的一次宴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鹤楼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宴会的欢乐氛围。

首句“江气霭溟濛”描述了江面雾气弥漫的情景,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接着“江波翻泱漭”写江水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接着诗人描述了长江两岸的自然景观。“三湘带上流,七泽络南壤”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上游及周围广阔的湖泊和河流。“衡巫亘势雄,荆岳通观敞”则进一步突出地域的广袤和壮丽。

“汉水邈一丝,方城开如掌”用比喻的手法,将汉水比喻成一条细线,将方城比喻成手掌,形象生动。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登上黄鹤楼的所见所闻。“初上黄鹄矶,重登黄鹤楼。远近城台屏外见,纵横花柳镜中浮”生动地描绘了从黄鹄矶到黄鹤楼的登临过程,以及沿途的美景。

“晴云已捲披丹嶂,暮雨经过净绿洲”写出了晴朗和雨后的景色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绿洲直接阳台路,青湖不散兴陵树”则继续描述了湖边的美景,并引入了树木的意象。

“何处帆樯映羽旂,一行莺燕拥笙丝”描绘了远近的船只和飞翔的鸟儿,以及悦耳的歌声,展现出宴会的热闹场景。“地主能酬兰叶酒,使君还唱竹枝词”写出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友人的愉快交流。

“轻英弱絮怜飘泊,粉堞丹宫还绮错”描述了轻盈的花瓣和宫墙的美丽,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优美气氛。“舞袖全随碧汉回,歌声半向空江落”则描绘了舞者的舞姿和歌声的余音绕梁,形象生动。

“槿花片片点人衣,雁叫丁丁入夕晖”写出了秋天的景致,以及日落时分的宁静。“莫遣四望澹风景,相逢一笑醉芳菲”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以及与友人畅饮的欢乐。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君不见章华漠漠埋烟水,京囿台池秋草里”等诗句,引用了一些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只今江上烟波静,楚岫遥趋帝宅尊”则描述了眼前的宁静景色和未来美好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宴会场面的描绘,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