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画榆溪清隐图寄程国辅

榆花飞处杏花开,尽是高人手自栽。古寺晚钟僧出定,平林春雨鹭飞回。

传家幸有藏书屋,报主惭无济世才。何日许辞金殿直,杖藜莫讶客频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美好画卷,同时透露出作者对现实身份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用清新自然的画面感勾勒隐居环境:榆花杏花相继开放,暗示季节流转,这些花木都是隐士高人亲手栽种。古寺晚钟声中僧人结束打坐,春雨中的白鹭飞回树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恬淡安详的意境。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虽然庆幸家中藏书丰富可以传承文化,但惭愧自己没有治国才能来报效君主。最后两句直接表达心愿——什么时候能辞去宫廷职务(金殿直指官职),拄着藜杖常来做客的友人请不要惊讶。这里的"客频来"暗示作者向往的是朋友间随意往来的隐居生活。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比手法:前半段世外桃源般的隐居图景,与后半段"身在朝廷心在野"的矛盾形成强烈反差。特别是"惭无济世才"这句,表面是自谦,实则暗含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最后用一个假设句收尾,让归隐的愿望显得既迫切又带着几分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