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石钟山、游览绀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沉思。
开头两句写绀园的美景,说这座名园的路径仿佛是自然形成的,站在这里眺望江山,心情格外愉悦。这里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绀园的美景与江山交相辉映,让人心生情感。
第三四句转向历史,提到即使经历了无数战争,金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而石钟山的钟声千百年来依然在鸣响。这两句通过对比战争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第五六句写眼前的景色:鄱阳湖上,一艘孤帆渐行渐远;庐山的云雾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悠闲。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壮美,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受:他站在坡山楼上远眺,觉得已经足够享受这美景,不需要再像古人那样乘着小舟在月下漫游。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美景的满足,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