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 曹侍郎席上食槜李,同右吉、融谷赋
锦淙鸣、行厨竹里,玉盘寒冰初注。
未须雪藕黄瓜伴,早释人间烦暑。
名最古。
记辙迹东西,鲁叟曾书汝。
吴洲越诸。
傍折戟沙边,芳根蟠后,几湿战场雨。
房陵种,三十六园佳树。
也愁声价输与。
西施过此应潜掐,一缕纤痕留取。
小摘许。
慎莫被、来禽偷眼衔将去。
熏风且住。
漫染就轻黄,青青携付,乞巧小儿女⑴。
未须雪藕黄瓜伴,早释人间烦暑。
名最古。
记辙迹东西,鲁叟曾书汝。
吴洲越诸。
傍折戟沙边,芳根蟠后,几湿战场雨。
房陵种,三十六园佳树。
也愁声价输与。
西施过此应潜掐,一缕纤痕留取。
小摘许。
慎莫被、来禽偷眼衔将去。
熏风且住。
漫染就轻黄,青青携付,乞巧小儿女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在曹侍郎席上享用槜李(一种李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槜李的美味和珍贵。
首先,诗人用“锦淙鸣、行厨竹里,玉盘寒冰初注”描绘了槜李的盛放场景。这里,槜李被放在玉盘中,仿佛有寒冰注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暗示了槜李能解暑的特性。接着,诗人提到“未须雪藕黄瓜伴,早释人间烦暑”,意思是说,即便是没有雪藕和黄瓜的搭配,槜李本身就能让人忘却夏日的炎热。
接下来,诗人通过“名最古”和“鲁叟曾书汝”等句,赋予了槜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暗示它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水果,甚至在古代典籍中都有所记载。随后,诗人又用“吴洲越诸”等句,将槜李的产地与吴越地区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地域文化价值。
在描绘槜李的珍贵时,诗人还加入了一些有趣的想象。比如“西施过此应潜掐,一缕纤痕留取”,意思是说,即便是美女西施路过这里,也会偷偷掐一掐槜李,留下她的纤纤玉指印。这种描写既幽默又生动,增添了诗词的趣味性。
最后,诗人通过“小摘许。慎莫被、来禽偷眼衔将去”提醒大家要小心采摘槜李,别被鸟儿偷走,进一步强调了槜李的珍贵。而“熏风且住。漫染就轻黄,青青携付,乞巧小儿女”则描绘了槜李成熟时的美丽景象,仿佛连风都为之停留,槜李的果实也逐渐变得金黄,充满生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槜李的细腻描写和丰富联想,展现了它的美味、珍贵和文化价值,同时通过幽默的想象和生动的场景,让读者在享受诗词美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槜李的独特魅力。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