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月 六月十六夕惠州王太守邀泛西湖之作 其一 二首

炎天向夕偏凉,爱皓月仍圆,流光如笑。
画船轻漾,蛮童缓按,十番儿小。
使君频有赋,尽曲水、风流吟共啸。
更布簟、犀带桥边,弄遍紫荷红蓼。
生憎一带山眉,染玉女青螺,影连浮峤。
洞天为主,三千夭凤,奈他仙爪。
神仙多散吏,恨白玉真人招未早。
怎当得、西子钱唐,更劳芳棹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傍晚,诗人受邀与惠州王太守一同泛舟西湖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人提到虽然是炎热的夏天,但傍晚时分却特别凉爽,让人感到舒适。他特别喜欢月亮依然圆润,月光洒在水面上,仿佛在微笑。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诗人描述了他们在画船上轻轻荡漾,有年轻的乐童缓缓演奏着音乐,气氛十分轻松愉快。王太守频频赋诗,大家在水边吟唱、欢笑,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流情趣。

诗中还提到他们在犀带桥边铺开席子,欣赏周围的紫荷和红蓼,这些植物在水边摇曳生姿,增添了景色的美丽。然而,诗人对远处的山峦有些不满,觉得它们的形状像女子的眉毛,映衬着玉女峰和远处的浮峤,显得有些突兀。

诗人还提到洞天仙境,似乎是指西湖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他感叹这里有三千只美丽的凤凰,却被仙爪(可能指某种束缚或限制)所困扰。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渴望自由。

最后,诗人提到神仙中有许多散吏(指闲散的官员),他遗憾自己未能早日被白玉真人(可能指仙人)招引。他感慨自己无法像西子(西施)和钱唐(可能指钱塘江)那样自由,还要劳烦芳棹(指船)前行,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与友人的欢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