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孔直司训南楼卷

南楼在何许,乃在附郭东。
青山四面合,嘉树起茐茏。
爽气日夕浮,野色窥帘栊。
主人关西裔,弓裘绍青风。
凭高时送目,情思遥冲冲。
朅来伐木音,丁丁鸣谷中。
幽人不可见,欲往道靡从。
谱作高山调,写之托丝桐。
翛然意忘归,前途下高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林隐居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画中楼阁 开篇像镜头推进,先带我们找到南楼的位置——城东外一处被青山环抱的地方。诗人用"嘉树起茐茏"(树木茂盛)、"爽气日夕浮"(早晚清新的空气)这些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湿润的风穿过窗帘,看到阳光在树叶间跳跃的画面。

2. 楼中主人 这位隐居南楼的主人身份很特别,是古代名将关西的后代,但他没有选择战场,而是继承了文人雅士的传统。他喜欢在高楼上远眺,听着山谷里"丁丁"的伐木声(像自然界的音乐),虽然想寻访幽居的隐士却找不到路,这种闲适又略带怅惘的生活状态特别真实。

3. 琴声寄情 最动人的是结尾部分:主人把对高山的向往谱成琴曲,弹着弹着就忘了回家,直到太阳西沉("高舂"指傍晚)。这个场景就像电影慢镜头,琴声与暮色交融,传递出人对自然的依恋——当语言无法表达时,音乐成了最好的寄托。

全诗妙在把地理空间(南楼)、人物故事(隐士后代)和情感升华(琴曲忘归)层层递进,最终留下一个余音袅袅的开放式结尾。我们读的时候,既能看见具体的风景,又能感受到那种"想追寻什么却又停下脚步"的微妙心境,非常贴近现代人偶尔想逃离都市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