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望乡
天抹斜阳,雁横秋水,暝色如许。
万里苍烟,十年乔木,故国渺何处。
蓬莱清浅,鱼龙都尽,苦被何人相误。
旧山川、城郭犹在,化鹤几时归去。
流光暗度,芳华未泯,病里又逢秋暮。
红叶萧萧,青山隐隐,认得潇湘路。
天涯羁客,几度含愁无语。
叹禾黍、凄凉遍野,有谁作赋。
万里苍烟,十年乔木,故国渺何处。
蓬莱清浅,鱼龙都尽,苦被何人相误。
旧山川、城郭犹在,化鹤几时归去。
流光暗度,芳华未泯,病里又逢秋暮。
红叶萧萧,青山隐隐,认得潇湘路。
天涯羁客,几度含愁无语。
叹禾黍、凄凉遍野,有谁作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天黄昏时眺望远方,思念故国的深沉情感。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夕阳西下,大雁南飞,暮色苍茫。词人望着万里烟波和历经风霜的老树,却找不到故乡的方向。这里用"蓬莱清浅"的典故(传说中蓬莱仙山海水变浅,暗指世事变迁),表达故国物是人非的悲凉。最后用"化鹤归去"的典故(古人传说人死后会化作仙鹤),流露出想回却回不去的无奈。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更深的感慨:时光流逝,但词人对故土的记忆依然鲜活。病中又逢深秋,看红叶飘零、青山朦胧,还能认出通往家乡的潇湘路。作为天涯游子,他只能默默吞咽愁苦。结尾用"禾黍"典故(《诗经》中描写故国荒凉的意象),痛心于故国满目疮痍,却无人能为这凄凉景象写下诗篇。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得见却回不去"的乡愁。词人用秋天常见的景物——斜阳、大雁、红叶、青山,层层渲染出挥之不去的思念。特别是"认得潇湘路"这句,明明知道回家的路,却只能遥望不能归,这种矛盾心理特别揪心。最后"有谁作赋"的发问,更把个人乡愁升华到了对家国命运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