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关门积宿阴,初日犹黯黮。
清风荡晨烟,岳色不可掩。
三峰拔地起,突兀势非渐。
青天削芙蓉,秋水见菡萏。
高撑影矗矗,峭刻意斩斩。
群山远罗列,趋附若阿谄。
森然白帝尊,壁立凛莫犯。
苍茫古三辅,胜迹皇图览。
八州会地形,两戒划天险。
巨灵擘其拳,一手欲众揽。
金天肃杀气,万古不自贬。
忆昔曾梦游,巉岩堕心胆。
铁锁怯攀援,石径记坑坎。
今来咫尺间,阻隔抱深歉。
岩壑想仿佛,台观虚指点。
遥望白云封,万景入奇敛。
为我谢山灵,少勇老未减。
东归傥如愿,赴险吾犹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泰山时的震撼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和不服老的豪情。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破晓山色(前4句) 清晨山门还笼罩着夜色的阴霾,初升的太阳都显得暗淡。但清风吹散晨雾后,泰山的真容再也藏不住了——这里用"藏不住"的拟人手法,让山有了灵性。

2. 泰山雄姿(5-20句) 用一系列生动比喻勾勒泰山之险: - 三座主峰像突然从地里长出来的竹笋(比"拔地起"更通俗) - 山形像被青天修剪过的荷花,倒映在秋水中的花苞 - 群山像拍马屁的小弟围着老大("趋附若阿谄") - 把泰山比作威严的白帝,城墙般令人不敢冒犯 特别精彩的是"巨灵擘其拳"这句,说泰山像巨人掰开的拳头,一个指头就能包揽众山。

3. 回忆与遗憾(21-28句) 诗人想起曾经做梦登山,被险峻山路吓醒("巉岩堕心胆"写得特别真实)。现在虽然近在眼前,却因故不能攀登,只能靠想象弥补遗憾。

4. 老当益壮(末4句) 最打动人的是结尾:诗人请山神作证,说自己虽然老了但勇气不减。只要有机会,还敢冒险攀登——这种"年龄只是数字"的豪迈,今天读来依然热血沸腾。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生活化比喻写山势(如荷花、拳头),让险峻变得可感;二是通过"做梦吓醒""隔山道歉"这些细节,让敬畏与征服欲的矛盾真实动人。最后不服输的宣言,像极了现代人"心不老"的倔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