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二日嵇约之招同吴一峰张仲雅高淡庵韩景图嵇霁峰游惠山以一生好入名山游为韵分得入字

寻山不厌频,贪奇成结习。
晴空荡我怀,况与佳人集。
断霞落酒杯,浮光曳兰楫。
林黄远入引,峰青还相揖。
宛转遂幽情,何必穷险涩。
僧寺闻梵憩,涧阁穿松入。
泉曲响更清,潭深影流急。
会心随意吟,闲谈时共立。
谁从石角来,一啸翠痕湿。
归途睇渔火,微烟挂蓑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冬日的惠山游玩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和朋友间的愉悦互动。诗人用轻松自然的笔触,将一次普通的出游写得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说“寻山不厌频”,意思是他很喜欢爬山,而且从不觉得厌倦。这种对自然的热情贯穿全诗。接着,他提到与朋友们一起出游,心情格外舒畅。晴空下,大家聚集在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诗中还描绘了许多自然景色,比如“断霞落酒杯”,形容夕阳的余晖映在酒杯中,仿佛霞光也加入了他们的聚会。“浮光曳兰楫”则描绘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诗人在描写山林时,用了“林黄远入引,峰青还相揖”这样的句子,形容远处的树林泛着黄色,山峰则是青翠的,仿佛在互相致意。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让自然景色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诗人提到大家在游玩时的轻松自在。他们随性地漫步,随心吟诗,随意交谈,完全沉浸在自然与友谊的愉悦中。诗人特别提到“泉曲响更清,潭深影流急”,形容泉水的声响清澈,潭水深邃,水流湍急,给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感觉。

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描述了归途中的情景。他听到从石角传来的一声长啸,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应,而“翠痕湿”则暗示着山间的湿气。归途中,远处的渔火和微弱的炊烟,给这次游玩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宁静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日山间的美丽景色和朋友们游玩的快乐心情。诗人用轻松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读来让人感到惬意和愉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