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涟亭

祇见万山连瘴海,不知何处是长安。
百蛮梯尽来重译,千古轮摧恨七盘。

现代解析

《媚涟亭》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祇见万山连瘴海”描绘了诗人眼前连绵的群山和荒凉的景象,象征着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感到孤独和无助。“不知何处是长安”则直接表达了他对故乡长安的思念和迷茫,不知道家乡在何方,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哀伤。

“百蛮梯尽来重译”中的“百蛮”指的是边疆的异族,而“梯尽”可能意味着经过层层险阻才能到达。这一句可能暗示了诗人身处边疆,与异族为邻,需要经过重重困难才能传递信息,进一步加深了他与家乡的距离感。“千古轮摧恨七盘”中的“千古”指的是历史长河,“轮摧”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破坏,“七盘”则可能指的是曲折的山路或复杂的历史事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同时,它也通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

章得象

(978—1048)建州浦城人,字希言。真宗咸平五年进士。授大理丞、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宝元元年拜相。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卒谥文宪,改文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