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送内弟袁德师》这首诗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情怀。
首句“南渡登舟即水仙”,描绘了诗人送别内弟的情景。这里的“水仙”并非指真正的神仙,而是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心境。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内弟远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水仙一样,在旅途中保持轻松自在的心态。
次句“西垣有客思悠然”,则转向了诗人自己。这里的“西垣”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在的地方,“有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说自己在西垣,思绪却悠然自得,暗示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但内心却已经超脱,不为外物所扰。
第三句“因君相问为官意”,诗人提到内弟曾询问自己为官的想法。这里的“为官意”可以理解为对仕途的看法或态度。诗人通过这句话,引出了接下来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最后一句“不卖毗陵负郭田”,是诗人对内弟的回答。这里的“毗陵”是地名,“负郭田”指的是靠近城郭的田地,通常比较肥沃,价值较高。诗人说“不卖毗陵负郭田”,意思是自己不愿意为了追求仕途而放弃这些田地,暗示自己不愿意为了名利而牺牲本应有的生活或原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内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态度。诗人认为,人生在世,不应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窦群
窦群(763—814),字丹列。兄弟皆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于毗陵。韦夏卿荐之,为左拾遗,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武元衡、李吉甫共引之,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复荐为中丞。后出为湖南观察使,改黔中,坐事,贬开州刺史。稍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诗二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