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将军院体小幅(二首)

花暗宫垣柳映堤,五陵春色望中迷。
昭阳月上长门闭,犹放香红逐马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春色和意象,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宫中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花暗宫垣柳映堤”,描述了花丛在宫墙旁显得暗淡,而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这里使用了“暗”字,给人一种幽暗而神秘的感觉,暗示着宫内的复杂和神秘。

第二句“五陵春色望中迷”,写的是从远处望去,五陵一带的春色显得迷蒙而诱人,让人难以分辨和把握。这里“五陵”指的是长安附近的几个陵墓,象征着古代帝王的辉煌,春色的迷离则暗示了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向往。

第三句“昭阳月上长门闭”,进一步描绘了两个宫殿——昭阳和长门。昭阳是后宫中最高贵、最繁华的宫殿,而长门则是较为冷清和凄凉的地方。月亮升起后,昭阳宫显得更加辉煌,而长门宫则被黑暗所笼罩。这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宫内不同宫殿的不同命运和环境。

最后一句“犹放香红逐马蹄”,描述了即便在这样冷清的长门宫中,依然有盛开的花朵散发着香气,马蹄践踏过花朵,洒下一片红艳。这里的“香红”象征了生命力和希望,即便在最冷清的地方,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宫中的春色和不同宫殿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宫中的繁华与寂寞。

祝颢

祝颢(1405—1483)明代官员。字维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祖父。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弹劾持大体,不讦人私。累官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兴学重教,有“教人与治人不同,贵在随材成就,毋强以文辞”之语。年六十致仕,吏材精敏,政绩颇著,卒年七十九。精于书画诗文,著有《侗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