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夷《春归》韵赠仲恺

忆从剪烛话春归,风雨经年梦不飞。
时复一尊欢会短,中更多病世情微。
琴书送日宁今是,贫贱骄人恐昨非。
此际犹堪共清醒,明明初月上帘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用太夷《春归》韵赠仲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相聚的喜悦,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况味的感慨。下面我来逐句解析:

首句“忆从剪烛话春归”,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剪烛夜谈的情景,谈论春天即将归来的话题。这里“剪烛”是一个熟悉的典故,原指古人夜晚读书照明,此处用来形容夜晚促膝长谈的情境。

次句“风雨经年梦不飞”,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考验,两人对彼此的思念却未曾改变。“梦不飞”意指这种思念就像美梦一样,虽然经历了艰难岁月,但并未消逝。

第三句“时复一尊欢会短”,诗人感叹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即使时间短,每次相聚也十分欢乐。“一尊”指的是酒,表达了相聚时的畅饮和欢笑。

第四句“中更多病世情微”,提到在相聚中,诗人感到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的冷漠。“更多病”是指内心的忧愁和身体的病痛,“世情微”表达的是对当今社会风气的微妙感受。

第五句“琴书送日宁今是”,诗人认为以琴书相伴度过白日,是现今的最好选择。“宁”表示宁愿如此,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复杂世俗的退避。

第六句“贫贱骄人恐昨非”,诗人担心如果回到贫贱的生活,过去那种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态度恐怕不再合适。“骄人”在这里是轻视他人,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自视甚高的行为感到羞愧。

最后一句“此际犹堪共清醒”,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与朋友还能一起保持清醒的头脑。“犹堪”表示还能,意味着朋友的陪伴让诗人保持清醒,“共清醒”强调了彼此间精神上的共鸣和理解。最后一句“明明初月上帘衣”,以明亮的初升月亮为喻,象征希望和光明,意指诗人和朋友能像初升的月光一样,带来新的开始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感慨,同时也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