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五峰先生(一作 明 李昱 诗)
雁荡山前(一作峰南)结屋牢,先生攲(一作高)枕听松涛。
麒麟一出空祥瑞,凤鸟孤飞惜羽毛。
汉代文章迁史盛,晋时人物谢安高。
懒将白发供朝绂,纵有金(一作银)鱼换酒醪。
麒麟一出空祥瑞,凤鸟孤飞惜羽毛。
汉代文章迁史盛,晋时人物谢安高。
懒将白发供朝绂,纵有金(一作银)鱼换酒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开头两句用雁荡山、松涛等自然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结屋牢"不是真的说房子坚固,而是强调隐居决心之坚定。"听松涛"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听见风吹松林的声响,感受到主人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
中间四句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主人公的价值取向:用麒麟、凤凰比喻稀世人才,说他们虽然珍贵但孤独;列举汉代司马迁的史书和晋代谢安的品格,暗示自己更欣赏这种文化成就与人格魅力,而非世俗功名。这些比喻都很形象,把抽象的人生选择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宁愿白发苍苍也不去做官,就算有高官厚禄(金鱼袋是唐代高官佩饰)也只愿换酒畅饮。这种"给个宰相都不换"的洒脱,通过"懒将"、"纵有"这些口语化的词表现得特别鲜活,把文人傲骨写得既豪放又接地气。
全诗妙在把隐居生活写得充满诗意,又把拒绝功名说得理直气壮。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诗和远方",但诗人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用松涛、典故、饮酒这些实实在在的细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原来放下名利追求心灵自由,可以活得这么潇洒痛快。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