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史

四百年间反覆寻,汉家兴替好沾襟。每逢奸诈须挼手,
真遇英雄始醒心。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
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汉代历史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汉代兴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认识。

首句“四百年间反覆寻”,诗人回顾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仿佛在反复寻找其中的真谛。这四百年涵盖了从西汉到东汉的整个汉朝时期,时间跨度之大,历史事件之多,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漫长与复杂。

次句“汉家兴替好沾襟”,诗人感叹汉朝的兴衰更替,让人内心为之动容。汉朝的历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争斗,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缩影,它经历了繁荣、衰落、起复,每一次的变迁都带给人无限感慨。

接下来两句“每逢奸诈须挼手,真遇英雄始醒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强调了奸诈与英雄的区别。每当读到那些阴险狡诈的人时,诗人不禁皱眉摇头;而当读到那些真正有作为、有气概的人时,诗人则心生敬佩,感到豁然开朗。这里“挼手”指的是揉搓手掌,表达的是对奸人行为的反感。

“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诗人用王莽和曹操的例子来说明汉朝的兴衰。王莽篡夺了汉朝皇位,让汉朝一度陷入混乱,而曹操后来则结束了这种混乱,使局势趋于稳定。这说明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有时看似混乱的局面,却可能孕育着新的秩序。

最后两句“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诗人指出那些没有真正为朝廷出力的人,最终只能在史书中留下耻辱的一笔。这里“青编”指的是史书,而“鬼林”形容这些人的形象如同鬼魂一般可耻。诗人借此告诫世人,要珍视历史的教训,不要虚度光阴,要有实际行动,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真实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后人的警示。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努力在现实中有所作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