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墅晚眺①

薄暮登楼眺,山前落日斜。
晴云低海角,孤屿迥天涯。
隐隐灵鼍鼓,迢迢逐浪槎。
牧人歌犊背,凄切入秋笳(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登高望远的宁静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傍晚时分登上高楼,看到山前的夕阳缓缓西沉。"薄暮"和"落日斜"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中间四句展开全景描写:晴朗天空的云朵低垂在海天交界处,远处孤独的小岛仿佛与天边相连。这里用"低"和"迥"两个动词,让静止的景物有了空间纵深感。随后笔锋一转,加入听觉描写——隐约传来神秘的鼍鼓声,看着远去的船只随浪飘摇,虚实结合的手法让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人间烟火: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与秋天萧瑟的胡笳声交织。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既突显了田园生活的质朴,又暗含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伤。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远山落日到近处牧童,从视觉到听觉,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完美融合。最妙的是通篇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孤屿"、"凄切"等词语的选用,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面对秋景时那份淡淡的孤独与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