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咏·管仲

齐桓正不谲,鲍叔荐士公。
一言为知己,任用即听从。
射钩置弗问,大度何冲冲。
夷吾竭才力,五霸论称雄。
亲昵不可弃,宴安患无穷。
片言得其要,政治昭齐东。
菁茅贡不至,成周祭不共。
伐楚责大义,问罪宜兴戎。
修礼受方物,强弱国皆同。
五命推盟主,赞襄德化充。
平戎承宠命,执礼何其恭。
贤哉管氏子,世祀酬勋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五贤咏·管仲》描绘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事迹和品质,展现了他的智慧、胸怀和对国家的贡献。

首先,诗词开篇提到齐桓公的正直与管仲的伯乐鲍叔牙。鲍叔牙推荐管仲,齐桓公虽然曾被管仲射中衣钩(意味着管仲曾试图刺杀他),但他不计前嫌,大度地任用管仲。这体现了齐桓公的宽容和管仲的才能。

接着,诗词强调管仲竭尽全力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管仲不仅注重国家的强大,还关心国内的政治稳定,提醒齐桓公不要忽视身边的亲信,也不要沉溺于安逸,否则会带来无穷的祸患。这反映了管仲的远见和治国智慧。

诗词还提到管仲在外交上的成就。齐国因楚国不按时进贡菁茅(一种祭祀用的草),便以“大义”为名讨伐楚国,展现了齐国的强大和正义感。同时,管仲主张以礼治国,无论强国还是弱国,都应该平等对待,维护天下秩序。这种外交策略使齐国成为诸侯盟主,推动了道德教化的普及。

最后,诗词称赞管仲在平定外患时保持谦恭的态度,始终以礼待人。管仲的贤能和功绩使他得到后世的崇敬,成为一代名臣的典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管仲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智慧、胸怀和治国才能,同时也强调了宽容、礼义和远见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管仲的形象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个值得后人学习的贤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