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
旱潦苦伤稼,景象难休休。
老农早夜祝,愿见虞与周。
弥望泪欲滴,相对如楚囚。
苍天叫不应,空使霜白头。
市廛强喧饰,村落多阒幽。
偻指千载间,曾无三两秋。
灶冷蛙产釜,翁閒埃积蒭。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阳精赫阴霾,庶宽漆室忧。
老农早夜祝,愿见虞与周。
弥望泪欲滴,相对如楚囚。
苍天叫不应,空使霜白头。
市廛强喧饰,村落多阒幽。
偻指千载间,曾无三两秋。
灶冷蛙产釜,翁閒埃积蒭。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阳精赫阴霾,庶宽漆室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在自然灾害下的悲惨生活,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
开头四句直接点明主题:旱灾和水灾轮番摧残庄稼,农民们日夜祈祷能过上尧舜时代的太平日子。"虞与周"代表理想中的盛世,反衬现实的残酷。农民们望着干枯的庄稼泪流满面,像囚犯一样绝望。
中间八句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城市里还在强装热闹,农村却一片死寂。千百年来,丰收的年份屈指可数。锅灶冷清到青蛙都能在锅里产卵,老人闲坐时灰尘落满草料。这些具体画面生动展现了饥荒的可怕——如果继续这样,百姓都会饿死在荒郊。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期盼阳光能驱散阴云,缓解百姓的苦难。"漆室忧"这个典故指深切的忧虑,但诗人用"庶宽"二字透露出微弱希望,使全诗在绝望中保留一丝光亮。
全诗像纪录片般真实记录灾情,又像抗议书般为民发声。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刺痛人心。特别是"灶冷蛙产釜"这种夸张描写,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让人感受到饥荒的严重程度。诗人最后那点希望,更像是给读者的一线安慰,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