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秋虫啧啧寒莎底,城头秋月白如水。
二十五点秋夜长,点点滴断离人肠。
万里一身风露凉,家家秋砧捣衣忙。

现代解析

这首《秋夜长》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用简单却生动的画面打动人心。

开头用虫鸣和月光营造氛围:秋虫在带露的草丛里"啧啧"叫(像小声嘀咕),城头的月亮白得像凉水,立刻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清冷寂静。"二十五点"是古代计时法,指夜特别漫长,每一刻钟的报时都像在提醒离别的痛苦。

中间用"滴断离人肠"这个巧妙的比喻,把打更声比作水滴,仿佛要把思念之人的心都滴穿了。后两句把镜头拉远:游子孤身漂泊,风露侵衣;而远方的家乡,每家每户都在赶制冬衣(捣衣声是古诗里经典的思乡符号)。两幅画面隔着万里时空,却通过"秋"这个主题紧密相连。

全诗妙在不说"想家",但寒虫、冷月、更声、捣衣这些细节都在替游子诉说思念。就像我们想家时,可能突然被一碗泡面的味道勾起回忆那样,诗人用秋夜里的寻常声响,敲击出了最深的乡愁。

0